书海拾贝 -绿色城镇化战略:理论与实践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20 02:38:21

绿色城镇化战略:理论与实践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绿色城镇化战略:理论与实践精美图片
》绿色城镇化战略:理论与实践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绿色城镇化战略:理论与实践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9783368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7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34.5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02:38:21

内容简介:

本书一方面尝试探究城镇化对环境影响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城镇化环境效应的机理模型,提出了城镇化环境驼峰效应的假说,为绿色城镇化实践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就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战略进行了深入思考,包括绿色城镇化和绿色城市的基本内涵、绿色城市建设和城市群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构建城镇化绿色治理体系的建议等,对当前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书籍目录:

绪 论 篇绿色城镇化研究的必要性与分析框架

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一 研究必要性及意义

  二 城镇化环境效应研究的黑箱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框架

理论篇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基础

    ——城镇化环境效应机理与环境驼峰效应假说

第二章 城镇化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

  一 城镇化综合效应研究进展

  二 环境效应研究的主要路径

  三 城镇化环境效应研究回顾

  四 简要评述

第三章 城镇化环境效应内涵及其机理模型

  一 城镇化环境效应的内涵及其类型

  二 城镇化环境效应机理的D-M-E概念模型

  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镇化环境驼峰效应的理论假说

  一 环境驼峰效应的驱动因子分解

  二 环境驼峰效应假说的提出及其化

  三 本章小结

实证篇 中国城镇化环境效应及其风险预警

第五章 中国城镇化环境效应的现状分析

  一 中国城镇化的演进及其主要特征

  二 中国城镇化环境效应的阶段变化

  三 中国城镇化环境效应的地区差异

  四 基于城镇化规模的环境效应分布

  五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城镇化环境效应的计量检验

  一 回归计量模型设定

  二 指标选择和估计方法

  三 计量回归结果分析

  四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城镇化环境效应的风险预警

  一 城镇化环境负效应的累积性

  二 城镇化环境效应的驼峰趋高

  三 城市环境公害问题日益严峻

  四 本章小结

战略篇 中国绿色城镇化战略

第八章 加快推进城镇化绿色转型:实施绿色城镇化战略

  一 对过去中国非绿色城镇化模式的反思

  二 绿色城镇化思潮及其概念的界定

  三 促进城镇化绿色转型的重点任务

  四 加快推进绿色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第九章 强化绿色发展载体支撑:加快推进绿色城市建设

  一 绿色城市的内涵及判识

  二 全面推进绿色城市建设的宏观导向

  三 绿色城市建设的重点任务

  四 绿色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

第十章 构建绿色崛起新版图:积极推进城市群绿色发展

  一 从城镇化形态演进看城市群绿色发展

  二 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总体态势及绿色化要求

  三 我国城市群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

  四 推进城市群绿色发展的重点任务

  五 促进城市群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十一章 建立健全城镇化绿色治理体系

  一 绿色治理相关概念的认识

  二 构建城市与城市群绿色治理体系

  三 明确城镇化绿色治理主要主体的责任行为

  四 增强城镇化绿色治理成效的保障措施

结语篇 研究总结与展望

第十二章 绿色城镇化理论观点、启示与展望

  一 城镇化环境效应的理论观点

  二 城镇化环境效应对绿色城镇化的启示

  三 绿色城镇化战略的基本框架

  四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 记   


作者介绍:

张燕,安徽省潜山县人,201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区域经济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主持和参与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地方政府委托和国际合作类等重大科研项目60余项,参与撰写多部学术著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一是产业演进的结构功能(Structuring Function)。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产业结构的演进,主导产业会发生变化。一般地,在城镇化初期,农业占主导作用,这一时期环境变化主要来自农耕生产,包括对土地和水等基本资源的占有以及相关农业活动,例如灌溉、施肥等对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总体上不大。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到了工业和建筑业占主导作用的阶段,环境影响相对较大。主要是由于工业生产需要大力开采、消耗自然资源和能源并排放各种废弃物等;同时,建筑业会改变地质结构以及地貌形态。到了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城镇化阶段,环境影响相对前一阶段较为缓和,这一阶段主要是生活消费对环境带来各种影响。可见,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发展对环境影响具有较为显著的结构性作用。

二是知识积累的优化功能(Optimizing Function)。一般地,知识积累总是正向作用于环境系统,它对环境系统具有优化功能。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镇文明的进步,人类社会文明总体趋于不断进化,特别是生态文明逐渐形成,有利于环境保护与改善;二是知识积累促进各种创新,包括技术、制度、管理等各个领域的全面进步,从而有益于促进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绿色化进程。当然,人类的知识积累的优化功能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性,不排除某些技术进步可能会带来突发性的环境负效应事件。不过,从整体上看,知识积累驱动环境系统总体趋于优化,有益于环境建设和环境质量的改善。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一方面,本书尝试探究城镇化对环境影响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城镇化环境效应的机理模型,提出了城镇化环境驼峰效应的假说,为绿色城镇化实践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值得鼓励;另一方面,本书就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战略进行了深入思考,包括绿色城镇化和绿色城市的基本内涵、绿色城市建设和城市群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构建城镇化绿色治理体系的建议等,对当前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前言

序  言

        

        2014年7月,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United Nations)发布的《世界城镇化展望2014》(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 2014

Revision)显示,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口生活在城市,1950年全世界城市居民仅占29.6%,到2014年已达到53.6%,预计到2050年会有66.4%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市。从区域范围看,2014年城镇化率较高的有北美洲(81.5%)、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79.5%)以及欧洲(73.4%);相比之下,非洲和亚洲的农村居民仍占多数,分别只有40.0%、47.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亚洲和非洲未来的城镇化空间较大,预计2050年两洲的城市居民将分别达到55.9%和64.2%。与此同时,在21世纪,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全球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将持续加大。显然,积极推进全球城市治理,促进城镇地区健康发展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中,全球快速城镇化下的资源环境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无疑是全球城市治理需要关注的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4年的54.8%,目前已超过世界城镇化平均水平。但应该看到的是,过去中国快速城镇化是建立在高消耗和高排放基础之上的,例如,中国能源消费占世界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高,到2014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已占到了全球的23%,其中煤炭消费量占全球消费总量的50.6%,石油消费量占全球消费量的12.4%;高消耗导致大量污染物的排放,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城镇化密集区域出现的雾霾天气正是高污染的真实写照。

        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其中明确指出要“加快绿色城市建设”,“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发展,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2015年3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提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将“绿色发展”提到中央战略层面;随后,4月25日,正式公开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

“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将“绿色城镇化”作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显然,在中国“绿色城镇化”是一个具有很强时代色彩的战略命题和研究课题。

        从学术研究上看,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日益关注,可谓方兴未艾。国际社会较多关注城镇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大城市的资源环境问题,以及关于田园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和绿色城市等先进城市发展模式的探讨;国内学术界则更加聚焦对中国城市环境问题的揭露以及粗放型城镇化模式转型的探讨。总体上,围绕城镇化对环境影响的研究多现象描述和发展路径分析,而对于城镇化环境影响的机理研究成果还不多,围绕绿色城镇化战略、绿色城市建设、绿色城市群发展以及绿色治理等议题的讨论也刚刚起步。

        张燕博士撰写的《绿色城镇化战略:理论与实践》一书,一方面,尝试探究城镇化对环境影响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城镇化环境效应的机理模型,提出了城镇化环境驼峰效应的假说,为绿色城镇化实践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值得鼓励;另一方面,就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战略进行了深入思考,包括绿色城镇化和绿色城市的基本内涵、绿色城市建设和城市群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构建城镇化绿色治理体系的建议等,对当前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关于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希望本书的出版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相关问题的讨论和研究,同时也希望张燕博士能够在相关领域继续深化研究,积累更多有益的成果,为学术进步和国家发展多做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魏后凯

        2015年10月15日于北京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少量广告(267+)
  • 下载速度快(626+)
  • 内容完整(288+)
  • 不亏(655+)
  • 差评(118+)
  • azw3(187+)
  • 无颠倒(613+)
  • 无多页(147+)

下载评价

  • 网友 冯***卉: ( 2025-01-18 15:42:01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习***蓉: ( 2024-12-22 07:31:18 )

    品相完美

  • 网友 马***偲: ( 2024-12-25 09:34:29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养***秋: ( 2025-01-18 14:43:03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谢***灵: ( 2025-01-04 16:29:53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薛***玉: ( 2024-12-26 01:39:40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芮***枫: ( 2024-12-30 23:47:32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游***钰: ( 2024-12-30 05:17:44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戈***玉: ( 2025-01-15 06:52:26 )

    特别棒

  • 网友 沈***松: ( 2024-12-20 10:16:48 )

    挺好的,不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