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拾贝 -房价的逻辑:徐远的房产财富48讲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20 02:17:09

房价的逻辑:徐远的房产财富48讲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房价的逻辑:徐远的房产财富48讲精美图片
》房价的逻辑:徐远的房产财富48讲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房价的逻辑:徐远的房产财富48讲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2173412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10
  • 页数:368
  • 价格:88.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02:17:09

寄语:

房子不仅是财富载体,也是宏观格局的映像。细致回答关于房产疑问,分辨谬误与真相,看清市场与未来趋势,在分化变局下,切实掌握关键财富。


内容简介:

从底层逻辑到详细分析,分辨谬误与真相,看清未来趋势,在分化变局下,掌握房产这项关键财富。

对我们普通人而言,房子是我们当前重要的资产之一。因此,买房的决策会直接影响一个家庭。买对了,是财富的重大增值;买错了,就会掉到坑里。

那么,如何才能明智地决定应不应该买房、什么时候买、买哪里、怎么买呢?万一买不起,又该怎么办?

本书作者北京大学徐远教授,基于自己多年的学术研究、市场观察与实践,在书中回答了诸多关于房价涨跌和房产购买的话题,比如:当前的房价有泡沫吗?房价变化趋势背后的逻辑是什么?租房和买房哪个更合适?能用简单公式推算未来房价涨跌吗?买房要躲避哪些坑?国外的房产是否值得投资?……作者用翔实的数据和详细客观的分析与对比,针对不同情况与需求,阐述自己的观察与观点,并给出个人建议。

同时,作者认为,买房其实是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未来。你是否看好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房产,取决于你对它的长期判断。因此,针对部分有海外投资意向的读者,作者也对世界各国的房地产市场做了分析,包括西方发达国家、东南亚地区等,便于读者比对。

正如投资需谨慎一样,盲目买房也是有很大风险的。因此,帮助读者理性认清市场,辨别谬误,合理、恰当地做出决策,是本书希望达到的目的。


书籍目录:

自序 撕裂的房子:房地产研究的学术基础

部分  中国高房价迷局:流行的谬误

第1讲 中国房价有泡沫吗?    _ 003

第2讲 我国的房价收入比为什么那么高?    _ 008

第3讲 土地财政:四方共赢的合谋    _ 013

第4讲 货币超发推高了房价?你学了假的宏观经济学(一)    _ 020

第5讲 货币超发推高了房价?你学了假的宏观经济学(二)    _ 028

第二部分  房价基本面分析:房价增速的计算公式

第6讲 房价上涨是全球普遍现象    _ 035

第7讲 房价增速的一个计算公式    _ 040

第8讲 城市化:发展中国家房价上涨的催化剂    _ 045

第9讲 技术进步会逆转城市聚集吗?    _ 050

第10讲 生育率下降、老龄化会逆转房价趋势吗?    _ 055

第三部分  房价的政策面分析:未来房屋市场的格局

第11讲 房产税:何时出台?税率多高?效果多大?    _ 063

第12讲 共有产权:中低收入家庭买房上车的新形式    _ 069

第13讲 租售同权与农地入市    _ 074

第14讲 “限购、限贷”会长期存在吗?    _ 080

第15讲 真实利率:房价波动的真正秘密    _ 085

第四部分  房产配置操作指南:买房与租房中的注意事项

第16讲 首次置业:稀缺原则和先上车原则    _ 095

第17讲 改善买房:哪种投资更能改善你的财富?    _ 100

第18讲 百岁人生:选择养老房的“八大要素”    _ 105

第19讲 哪里的房价潜力大?一份你没见过的城市清单    _ 112

第20讲 租房比买房便宜吗?    _ 118

第五部分  国际大都市的启示:未来房价的趋势

第21讲 东京地产(一):泡沫没有告诉你的故事    _ 127

第22讲 东京地产(二):一场史诗级的金融战败    _ 133

第23讲 纽约:世界之都的房价有多高    _ 141

第24讲 芝加哥:没落的贵族    _ 146

第25讲 历史云烟:德国低房价的真相    _ 154

第26讲 打破幻想:德国的历史经验不可复制    _ 161

第27讲 首尔:历史的一面镜子    _ 170

第28讲 香港:中国房价的标尺    _ 176

第六部分  房产投资中的坑

第29讲 商住公寓能不能买?住宅像股票,公寓像债券    _ 185

第30讲 免费的午餐?东南亚国家的房产投资    _ 192

第31讲 共有产权投资中的三个坑    _ 199

第32讲 管理成本:旅游地产中的坑    _ 204

第33讲 国际比较中的坑:从“不可贸易品”说起    _ 209

第七部分  房产交易的几个问题

第34讲 房子适合投机吗?寻找神秘的炒房团    _ 217

第35讲 “房价跌了吗”背后的三个潜意识    _ 222

第36讲 没有买卖,也有伤害:理解资产组合和机会成本    _ 226

第37讲 房产和地产股等价吗?    _ 231

第八部分  资产配置与高房价

第38讲 印度经济与房价:孟买高房价的启示    _ 239

第39讲 盘点世界上的高房价    _ 246

第40讲 豪宅为什么这么贵?从富豪的资产配置说起    _ 252

第九部分  高房价的危害

第41讲 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辨析高房价推高企业成本    _ 261

第42讲 高房价的真正危害:东亚低生育率之谜    _ 266

第十部分  分化变局与房产财富

第43讲 房地产调控,对房价的影响是什么?    _ 278

第44讲 新冠疫情暴发,全球房价趋势如何?    _ 286

第45讲 经济增速下行,房子还能不能买?    _ 298

第46讲 人口增速下降,以后房子会砸在手中吗?    _ 310

第47讲 中美竞争摩擦:房子还能买吗?    _ 320

第48讲 从金融结构看房价“泡沫”    _ 329

结语 做时间的朋友    _ 339

致谢    _ 351


作者介绍: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融学副教授,2005年获得杜克大学经济学博士。先后任职于加拿大麦吉尔(McGill)大学和香港大学,2009年至今任职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曾获首届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金融青年科技进步奖”(2012)、北京大学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奖(2010-2012),徐建国老师的研究兴趣为金融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国金融市场。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关于房产的部分观点

1. 刚需首套,应遵循“稀缺原则”和“先上车原则”。

2. 改善住房,改善的不仅是居住,更重要是财富状况。

3. 百岁人生,你需要一份安全资产作为养老保障。

4. 挑选城市,要注意“八大要素”。根据这“八大要素”,我给你做了一份简单的城市清单。

5. 买房付款安排,应遵循“多用贷款,用长期贷款”的原则。

6. 因为租金快速增长,买房比租房便宜很多,还能对抗通胀。

7. 不得不租房,要遵循“便利原则”,投资自己的职业发展。

8. 住宅是股票,公寓是债券。公寓不是不能买,但是买的东西根本不同。

9. 住宅的续期问题已经解决,商住公寓的续期成本会很高。

10. 商住公寓的居住属性低,购买、持有、出售成本都比较高。

11. 新加坡是高收入国家,房价很贵,税费很高,还有专门针对外国人的限制,不适合普通家庭投资。

12. “亚洲四小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经济起飞比我国早,但是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潜力和房价潜力都不突出。

13. 越南经济起飞较晚,增长空间大,可能有机会。

14. 柬埔寨和缅甸的风险太高,文莱国家太小。

15. 东南亚国家买房,要注意对外国人的限制和其他政策风险。

16. 共有产权房只能卖给有共有产权房资格的人,且占用首套房名额,大大降低了其投资价值和“买房上车”的价值。

17. 共有产权房位置较偏,配套较差,价格优势并不明显。

18. 旅游地产的买点在于风景和气候,但是宜居时间不一定长,空置期间的管理成本较高。

19. 房子是不可贸易品,房价由当地的供需平衡决定。国际房价比较,只是分析的起点,不能直接给出房价合理与否的结论。

自序 撕裂的房子:房地产研究的学术基础

万夫所指的白衣骑士

我是2009年回国,2012年买房,2015年开始参与房地产讨论的。对于房子的近距离观察,已经10年。10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给我的深刻印象,是一个巨大的撕裂。这种撕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房子是中国家庭财富的主要载体,帮助塑造了中国的中产阶层,但是却受到巨大的批评。

根据测算,中国家庭房产总市值在400多万亿元,持有的股票总市值大约只有40万亿元(总市值中家庭直接、间接持有的部分,包含基金、信托、保险、理财等),二者差了一个数量级。除此之外,中国家庭财富的主要载体还有储蓄存款(大约100万亿元),另外还有少量其他资产。总体上看,房产在中国家庭财富中的占比,大约在70%。

仔细玩味这个数字,你会发现一个近乎惊悚的事实:如果没有房地产市场,中国家庭将失去70%的财富。倘若如此,中国过去十几年的经济增长,就与中国家庭无关,中国就没有目前数量不菲的中产阶层,绝大多数家庭就依然贫穷。进一步,如果财富无处安放,就不会有财富创造。中国过去20年的快速经济增长,可能根本就不会发生。

从这个意义上讲,备受责难的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真正的白衣骑士。没有房地产的大发展,21世纪以来的中国经济史,要大幅重写。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均10000美元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这些人们认为理所当然的成就,可能就不会实现。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白衣骑士,在现实中充满非议。扭曲资源配置、绑架中国经济、推高企业成本、伤害实体经济,和教育、医疗成为新的“三座大山”,等等罪名,一股脑儿堆在房地产身上。一方面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就业容器、收入来源、财富载体,另一方面是各种污名。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上,可以看到巨大的撕裂,几近于人格分裂。

只要略微思考,不难发现这些罪名并不成立。比如说“伤害实体经济”这个罪名,真是莫须有。衣食住行是人类基本、重要的需求,其中第三项就是住。随着收入的增加,衣和食的比重在下降,住和行的比重在上升,这是客观规律。条件不好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遮风避雨的小窝;条件好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温暖、舒适、宽敞的大房子。作为人类基本、重要需求之一的居住,怎么就不是“实体经济”,怎么就变成了“虚拟经济”?目前房地产政策的基调是“房住不炒”,并没有否定住房的居住功能。每次看到义愤填膺的财经评论,我都只能陷入深深的无语。

英文中,房地产对应的是“real estate”,其中的real是实际、实体的意思,estate是财产、资产的意思。直接翻译,“real estate”就是“实际的财产”。既然是实际的财产,怎么就成了虚拟经济?类似于这样的逻辑悖论,在有关房地产的讨论中数不胜数,令人啼笑皆非。

坚强的泡沫

房产撕裂的另一个集中表现,在于对“房价泡沫”的判断上。中国大中城市房价很高,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是,高是不是就有泡沫,却有不同的意见。一眼看去,泡沫论占有压倒性的优势,似乎大部分人都认为房价有泡沫。

可是稍微仔细想一下,就发现不太对。如果大部分人觉得房价有泡沫,就不会去买房,甚至去卖房,免得这么大的泡沫砸在自己手里,损失惨重。那样的话,房价就会下跌。可是现实中,大中城市的房价很坚挺,在严厉的调控之下依然很坚挺,说明大多数人并不真觉得房价有泡沫,至少亿万买房者不觉得有泡沫。

所以,严格意义上讲,“泡沫论”在全体购房者和潜在购房者中并不占优势,只是在财经讨论中占据了优势。只不过财经媒体抓人眼球,泡沫论占据了太多的版面而已。

几年前,一位学友说:现在“泡沫”这个词被用滥了,你写个科普文说说什么叫泡沫。我当时差点就写了,可是回头一想还是算了。判断泡沫直接的标准,也是重要的标准,是未来资产价格是涨还是跌。泡沫论流行了多年,可是房价不但没下跌,还涨了很多,事实已经给了明确的回答。

至于依然有人说现在没破,不代表未来不破,我也是无言以对。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视而不见,对主观推测的事情坚信不疑,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思维方式。大概率的事情是,即便未来房价偶尔回调,依然也是高位的小幅回调,买房的人依然回报丰厚。

其实,很多持泡沫论的人,内心也是极矛盾的。觉得房子贵,买不下手,这是人之常情;可是如果房价跌一点,又会想办法去买。所以,泡沫在这里有一个朴素的含义,就是“贵”,这无可厚非。无法掩盖的事实是,很多人并不觉得房价要跌,而是希望低一点,好低价买入,然后持有待涨。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房价有没有“泡沫”,和一个人有没有房、有几套房、在什么样的城市有房,是有很大关系的。到这里,我们就脱离客观讨论的范畴了,暂且打住。但是现实中,大家都希望有个宽敞、舒适的大房子,好在大城市、好地段,周边配套好,却是不争的事实。

房价泡沫论,还有一个似是而非的证据,要简单提一下:如果没有泡沫,为什么要进行房地产调控?其实,房地产调控的对象并不是房价水平,而是房价增速,目的是防止房价增速过快,财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考虑到房子是的单件财富载体,买没买房差异很大,很多中低收入家庭,以及后入场的年轻人还没买房,这是很有必要的。不然,房价的快速上涨,会让全社会更加撕裂。

婴儿与洗澡水

讨论中,有人会把房地产行业的乱象和房地产行业本身混为一谈。这是典型的“婴儿与洗澡水”的混淆:泼掉洗澡水,要把婴儿一起泼掉吗?

过去20年,房地产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就像一个野蛮生长的婴儿。在野蛮生长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乱象,是不争的事实。实际上,房地产行业作为一个曾经几乎是暴利的行业,乱象尤其明显。金碧辉煌的售楼处,雇来装门面的俊男靓女,满大街的房地产中介,清晰表明了里面的暴利空间。这些都不是房子,而是房子的销售成本,不会增加你的居住面积,是会随风飘散的。

暴利带来乱象,古已有之。历史上凡是发展很快、利润很高的行业,必然吸引各路豪强,免不了各种乱象。穷极各种手段抢占市场份额、排挤竞争对手,甚至官商勾结、舆论操纵等等,层出不穷。房地产老板和身边的人,在过去20年挣了很多钱,也是不争的事实。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东西,并不决定一个人的价值。未来如何使用这巨额的财富,才决定他们的人生价值与底色。

然而,这些都是行业快速发展中利益分配的问题,不是行业本身的问题。残酷的事实是,人类文明史,就是在各种纷争中发展的。人类文明史,其实一点也不文明,但是我们无法因此否认人类的进步。有问题治理问题,行业就是这样进步的。因此而否定这个行业,是没有依据的。

房产研究的学术基础(一):经济学

如果我们能真正冷静下来,冷眼看房产的撕裂,就会发现这种撕裂虽然触目惊心,亦是情有可原。

从微观看,房子是家庭财富的主要载体,是家庭重要的单件资产。从宏观看,房子是宏观格局的映像,房价反映了人们对于世界格局、未来变迁的判断。一旦涉及宏观格局、涉及预判未来,就有很多方面、很多角度,盲人摸象、意见纷呈,也就不奇怪了。尤其是在中国经济转型、全球格局变换的大背景下,就更难看清楚。

简单梳理一下,要透彻看清房子的格局,需要很多的知识基础,或者说需要很好的“常识”。如果要从学术角度看清房地产,则需要很深入、很全面的学术基础。这种学术基础,至少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要有很好的经济学基础。这个基础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能透彻掌握基本的原理,并且应用这些原理分析现实世界。现在经济学有很多分支领域,比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等等。需要做到的,是不要局限在细分领域,也不要局限于某个流派,而是能触类旁通,理解主要的、重要的经济原理,并且能够用来分析问题。

比如说,你要懂经济增长,对困难重重的中国经济的前景,要能做出理智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买房子就是买未来。看好中国经济的未来就买,不看好就不买。考虑到未来的巨大不确定性,在这一点上就会有很大的分歧。我个人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这是基于对经济增长原理的基本理解。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是在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高、市场理念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我看不到中国经济长期停滞或者倒退的理由。

除了经济增长,你还需要了解城市化。房子的价值,就是城市的价值。没有发展潜力的城市,房子是不值钱的。因此,对于城市的基本原理,对于城市的原始森林般的强大生命力,你要有足够的理解。理解城市的原理之后,你会敬畏城市的价值,对房子价值的倔强,也就不会感到奇怪。

一些财经评论一边推崇市场,一边抱怨房价泡沫,其实是自相矛盾的。城市是市场的载体,如果相信市场,就会看好城市,就会从底层理解房价的逻辑,不会轻言泡沫了。说到底,还是对市场的理解不够深入,对城市的理解不够深入。

这里我要加一句注释。我看好城市房价,但是从不看好农村的房子,农村的房子没有投资价值,只有拆迁价值,居住价值也一般。一般来说,我也不看好小县城的房子,大部分小县城没有发展潜力。此外,我也不看好远郊区的房子,比如环京的房子我从不推荐。

经济学基础有很多方面。除了刚才说的经济增长、城市化,很多经济学分支的理论都对全面理解房价不可或缺。比如货币理论,有一个坚实的货币理论基础,明白货币发行的基本原理,你就不会随口就讲“货币超发”,并且把房价上涨归因到“货币超发”,因为犯罪嫌疑人根本不在现场。

房产研究的学术基础(二):金融学

除了经济学基础,理解房价你还需要金融学基础,背后的原因很简单,房子是重要的资产,其价格取决于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为了估算这个现值,你需要深入理解资产定价的基本原理,要把相关的重要因素都考虑进去:收入增长、租金增长、通货膨胀、贴现率等等。而且,理解这些基本原理还不够,还需要深入理解这些因素的决定要素。

比如说,很多人关心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的投资价值,认为买不了房,可以买REITs间接买房。可是如果你的金融学基础比较扎实,你就会知道一个概念叫“公司治理”。这个概念的实质是资产的现金流,受到公司治理质量的严重影响。有时候,公司有现金流,可是股东拿不到,因为被管理层“分流”了;还有的时候,管理层不好,导致现金流很少,都分给股东也没多少,这时候公司资产也就不值钱了。

深入理解“公司治理”这个概念,你会发现REITs不是个好的投资品,主要原因有两个。,REITs的底层资产并不是大中城市的房子,而是高速公路、工业园区、水务公司等等。这些资产,总体资质并不一定很好,需要具体分析。这个分析和分析单个股票的价值是一样的,涉及很多细节。无论如何,REITs不能和买房挂钩,更不能和买房等同。除了名称中有“房地产”的字样,我实在找不出REITs和买房有什么关系。第二,这些资产的现金流很不透明,管理团队操作的空间很大,因此对管理团队的依赖很大,这是很大的风险因素。

房产研究的学术基础(三):中国经济变迁

刚才说的是一般的学术基础,包括经济学、金融学。除了这些,你还要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了解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变迁。不然,你很容易套用书本,陷入教条。

中国的经济变迁,迅速而剧烈,需要近距离仔细观察。一些很资深的美国经济学家,也认为中国房价有泡沫,不是经济学功力不深,而是隔岸观火,不了解中国经济变迁的机理。这么说,不是说美国学者的分析没有价值。相反,学者的分析思考,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的一般做法是仔细理解这些学者的分析,将其作为自己分析的重要参考。需要避免的是“以名取人”,因为是著名学者,就照抄他的结论。其实,这种态度并不是科学,而是“科学迷信”。

比如说,中国的经济周期和美国的经济周期本质上是不同的,对资产价格的含义也不同。美国的经济已经基本处于稳态,经济周期是经济围绕稳态的波动,一般幅度不大。美国经济波动如果很大,往往是发生了经济危机或者金融危机。这时候,房价如果回调,往往需要几年时间的调整。因此,在美国买房,不需要太着急,比如2007年美国房价开始下跌,到了2010—2011年才开始反弹。这种情况下,稍微等1~2年,并不会错失机会,可以等等看。

作为对比,中国的经济周期完全不一样。中国经济还在一个上升趋势中,并没有进入稳态。中国经济的回调表现为经济增速的下降,往往是宏观调控的结果,是主动的收缩。而且,因为中国经济总体增速依然很快、干扰因素很多,很难用增速高低来简单判断经济冷热。比如说2021年,看起来经济增速很高,上半年达到12.7%,全年估计在8%左右,增速并不低,可是考虑到2020年因为疫情基数低,实际上2021年的经济不但不热,还很冷。去掉出口的巨大贡献以后,经济就更冷。这样一来,就很容易理解为何年中的时候,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转向宽松。

总体上看,中国经济的回调,往往并不是经济本身低迷,而是宏观调控的结果,总体增速依然很高。因此,中国房价很少有大的回调,在中国买房,等等看就不是一个好的策略。很多人有这样的经历,想回调再买,结果很难等来回调,等来了也是转瞬即逝,后只好硬着头皮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北大教授徐远新作,投资需谨慎,买房更需谨慎。一套房子,可能决定你的家庭财富是涨是跌。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中国居民当下的财富当中,70%是房产。

房子不仅是财富载体,也是宏观格局的映像,买房,不仅要看短期价格,更要学会看形势。

从底层逻辑到详细分析,分辨谬误与真相,看清未来趋势,在分化变局下,掌握关键财富。

回答关于房价和房产的诸多疑问:房价会跌吗?政府调控的是什么?房价变化趋势有迹可循吗?租房和买房哪个更合适?买房要躲避哪些坑?如何分辨哪些城市适合置业,哪些不适合?购房操作中要注意哪些基本原则和事项?国外的房产是否值得投资?


书籍介绍

编辑推荐

北大教授徐远新作,投资需谨慎,买房更需谨慎。一套房子,可能决定你的家庭财富是涨是跌。

房子不仅是财富载体,也是宏观格局的映像,买房,不仅要看短期价格,更要学会看形势。

从底层逻辑到详细分析,分辨谬误与真相,看清未来趋势,在分化变局下,掌握关键财富。

回答关于房价和房产的诸多疑问:房价会跌吗?政府调控的是什么?房价变化趋势有迹可循吗?租房和买房哪个更合适?买房要躲避哪些坑?如何分辨哪些城市适合置业,哪些不适合?购房操作中要注意哪些基本原则和事项?国外的房产是否值得投资?

内容介绍

对我们普通人而言,房子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因此,买房的决策会直接影响一个家庭。买对了,是财富的重大增值;买错了,就会掉到坑里。

那么,如何才能明智地决定应不应该买房、什么时候买、买哪里、怎么买呢?万一买不起,又该怎么办?

本书作者北京大学徐远教授,基于自己多年的学术研究、市场观察与实践,在书中回答了诸多关于房价涨跌和房产购买的话题,比如:当前的房价有泡沫吗?房价变化趋势背后的逻辑是什么?租房和买房哪个更合适?能用简单公式推算未来房价涨跌吗?买房要躲避哪些坑?国外的房产是否值得投资?……作者用翔实的数据和详细客观的分析与对比,针对不同情况与需求,阐述自己的观察与观点,并给出个人建议。

同时,作者认为,买房其实是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未来。你是否看好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房产,取决于你对它的长期判断。因此,针对部分有海外投资意向的读者,作者也对世界各国的房地产市场做了分析,包括西方发达国家、东南亚地区等,便于读者比对。

正如投资需谨慎一样,盲目买房也是有很大风险的。因此,帮助读者理性认清市场,辨别谬误,合理、恰当地做出决策,是本书希望达到的目的。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傻瓜式服务(624+)
  • 体验差(634+)
  • 一星好评(120+)
  • 推荐购买(316+)
  • mobi(82+)
  • 无缺页(528+)
  • 简单(577+)
  • 赚了(516+)

下载评价

  • 网友 丁***菱: ( 2025-01-05 03:20:47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晏***媛: ( 2024-12-21 20:55:15 )

    够人性化!

  • 网友 菱***兰: ( 2025-01-17 21:19:52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益***琴: ( 2024-12-24 22:25:26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汪***豪: ( 2025-01-12 21:49:39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石***致: ( 2025-01-02 06:47:17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曾***文: ( 2025-01-01 06:09:38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家***丝: ( 2025-01-07 09:00:11 )

    好6666666

  • 网友 宫***玉: ( 2025-01-01 19:59:04 )

    我说完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