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拾贝 -精神分析艺术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20 02:31:21

精神分析艺术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精神分析艺术精美图片
》精神分析艺术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精神分析艺术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301140963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
  • 页数:177 页
  • 价格:24.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02:31:21

内容简介:

为什么梦是心智最重要的精神分析活动?那些未作出的梦与被打断的呐喊又意味着什么呢?

《精神分析艺术》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精神分析视角,通过解读弗洛伊德、克莱恩、温尼科特、拜昂等人与梦有关的作品,以及博尔赫斯的小说及弗罗斯特的诗歌,探索了精神病理学是个体梦到自己体验能力崩溃的体现这一观念;重新解读了客体关系理论的起源,并讲述了自己的精神分析写作体验。在作者看来,精神分析并非仅仅是一种技术,而更多的是一门艺术,是以一种充满人性和同情的态度对待病人,通过理解自身的相应情况来设身处地地理解病人,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病人。

前 言

第一章精神分析这门艺术:导出未做之梦、延续被打断的呐喊

第二章我不会丢弃的东西

第三章客体关系论起源的新解读

第四章谈无法做梦

第五章什么是真实的以及是谁的想法?

第六章解读拜昂

第七章谈抱持与容纳、存在与做梦

第八章谈精神分析写作

序言

从一开始,写这本书对我来说就有一种很亲切、很个人的感觉。写书的经历,感觉就像是在几年的时间跨度里,以我自己在当前人生阶段对精神分析的构想为题,给一位同事写了一系列的信件。精神分析的理论和实践,甚至在我写作的过程中(或者说得更确切点,尤其是在我写作的过程中),都一直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里;这一点,我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博尔赫斯(1970)说,他花了毕生的时间来重写他发表的第一本诗集。在此我与他深有同感:对那些我认为是精神分析最重要方面的部分,我不断试图将我的理解付诸语言;我试图说出它们是如何成为我本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并且也说出它们又是怎样成为我作为一名不断成长着的精神分析师的一部分的。这本书代表了我这种终身长期努力的最新近的部分。

--------------------------------------------------------------------------------

文摘

这一章的主题是,精神分析作为一门艺术,其进程是一个不断自我创造的过程。精神分析是一种亲历的情感体验(1ivedemotionalexperience)。这种体验无法翻译,无法抄录,无法录制,无法理解,也无法付诸语言。体验就是体验。但我相信,关于这种亲历的体验,我们还是能够讲出很多有价值的东西的--我们仍然能够去思考分析师和病人之间在参与精神分析时所发生的一切。

我发现在自己思考的时候--我的很多想法都诞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一个很有用的方法就是,限定自己使用尽量少的文字去捕捉文义的精华。我的经验是,精神分析的作品就像诗歌一样,精辟的文字和意义集中在一起就能大展语言的力量,表述难达之意。在这一章里,我以一句高度浓缩的开场白来说明我所设想的精神分析的过程,然后再进一步更加充分地阐述那一整套高密度的理念。由于我所构想的精神分析法中的各个元素都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在这一章中的很多地方我都会回过头去反复阐述,或是暂时不按顺序跳跃性地解说(也许这正映射出精神分析体验本身的运行方式)。在本章结尾处,我将详尽地介绍自己的一次分析经历,其中我和我的病人能够一起思考、探讨,并且延续(过去)未能作出以及被打断的梦。

一个人到一位精神分析师那里去咨询,因为他的情感正经历着痛苦,而他自己并不知道,他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他无法做梦即他不能做无意识的。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托马斯·奥格登(Thomas Ogden),美国当代著名精神分析师,加州精神病高级研究中心院长。

张旭,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英语语言文化教学博士,曾多次设计并参与英汉双语教学和中美文化交流的课程及科研项目。一直从事英汉互译工作,曾在美国某国家科研机构担任特邀翻译及特别撰稿人。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精神分析艺术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精神分析艺术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精神分析艺术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忧郁症患者之所以是病态的,是因为和哀悼中的人相比,他与自己的失败之间有种不同的关系。忧郁症患者并没有显现出一个认识到自己“小家子气、自大、又不诚实”的人本该具有的羞愧(p. 246);相反,他表现出一种“在自我暴露中找到满足感的坚持不懈的交流欲”(p. 247)。弗洛伊德每次回到对忧郁症患者降低了的自尊心的观察中,他都会以此来阐述一个无意识“内部机制”的不同方面(p. 245)。这一次的观察,基于前面积累的整套意义,成为对“自我”重新构想的重要基石,而这个对自我的重新构想到目前为止还只是被他轻轻点过:… 忧郁症提供了构建人类“自我”【的视角】。我们看到忧郁症患者的一部分自我起来反抗另一部分自我,以批判的态度审裁它,并且把它作为自己的客体…我们这里逐渐谙熟的是通常被称为“良心”的执行体…而且,我们会碰到例证来展示“良心”可能会因为自我出了问题而生病。(p. 247)


一个人到一位精神分析师那里去咨询,因为他的情感正经历着痛苦,而他自己并不知道,他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他无法做梦(即他不能做无意识的心理工作)或是他为自己的梦而不安以至于梦境被打断。只要患者不能在梦中整理情感体验,那么它就无法改变,无法成长,或是无法在原有的基础上更新自我。患者和分析师在精神分析情景的规约下共同参与一个试验;试验的设计旨在帮助被分析者(在分析师的参与下)生成各种条件来促成他能够继续未作出的和被打断了的梦境。患者和分析师共同唤起的梦境既是他们各自的梦境(和梦想),同时也是“第三主体”(一个既是、同时又不是患者和分析师的总和的主体)的梦境及梦想。

在参与导出患者未做出和被打断的梦境的过程中,分析师以某种方式在某种深度上对患者的了解,使他能够在分析过程中、医患关系互动的一刹那,针对病人意识层和无意识层的情感体验而言无不实。分析师所说的一切,患者必须拿来做意识层和无意识层的心理工作,即梦出他自己的体验,从而通过梦境走进一个现实中更全然的存在。


我认为,患者的心理成长包含了他能够全方位地体验自己情感经历的能力,他的“欢乐和悲伤…和他无可挽回的失败”(Goethe, 1808, p.46)。兰德尔·杰瑞 (Randall Jarrell, l955)描述了弗洛斯特诗歌中这种感情的跨度:“拥有诗中这种从最可怕最无法忍受的部分,到最温婉微妙最充满爱意的部分,这么大的距离;拥有这样全方位的艺术表现,从那么的幽默,到那么的悲伤,到那么的镇定,一切都以这样赤裸裸的真相来表达;看到一个人仍然能够去包容、去联系、去把那么多的东西变得可以被人理解或是无法被人理一这可真是一种最新鲜又最古老的愉悦。”(p.62)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为什么梦是心智最重要的精神分析活动?那些未作出的梦与被打断的呐喊又意味着什么呢?

《精神分析艺术》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精神分析视角,通过解读弗洛伊德、克莱恩、温尼科特、拜昂等人与梦有关的作品,以及博尔赫斯的小说及弗罗斯特的诗歌,探索了精神病理学是个体梦到自己体验能力崩溃的体现这一观念;重新解读了客体关系理论的起源,并讲述了自己的精神分析写作体验。在作者看来,精神分析并非仅仅是一种技术,而更多的是一门艺术,是以一种充满人性和同情的态度对待病人,通过理解自身的相应情况来设身处地地理解病人,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病人。

前 言

第一章精神分析这门艺术:导出未做之梦、延续被打断的呐喊

第二章我不会丢弃的东西

第三章客体关系论起源的新解读

第四章谈无法做梦

第五章什么是真实的以及是谁的想法?

第六章解读拜昂

第七章谈抱持与容纳、存在与做梦

第八章谈精神分析写作

序言

从一开始,写这本书对我来说就有一种很亲切、很个人的感觉。写书的经历,感觉就像是在几年的时间跨度里,以我自己在当前人生阶段对精神分析的构想为题,给一位同事写了一系列的信件。精神分析的理论和实践,甚至在我写作的过程中(或者说得更确切点,尤其是在我写作的过程中),都一直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里;这一点,我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博尔赫斯(1970)说,他花了毕生的时间来重写他发表的第一本诗集。在此我与他深有同感:对那些我认为是精神分析最重要方面的部分,我不断试图将我的理解付诸语言;我试图说出它们是如何成为我本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并且也说出它们又是怎样成为我作为一名不断成长着的精神分析师的一部分的。这本书代表了我这种终身长期努力的最新近的部分。

--------------------------------------------------------------------------------

文摘

这一章的主题是,精神分析作为一门艺术,其进程是一个不断自我创造的过程。精神分析是一种亲历的情感体验(1ivedemotionalexperience)。这种体验无法翻译,无法抄录,无法录制,无法理解,也无法付诸语言。体验就是体验。但我相信,关于这种亲历的体验,我们还是能够讲出很多有价值的东西的--我们仍然能够去思考分析师和病人之间在参与精神分析时所发生的一切。

我发现在自己思考的时候--我的很多想法都诞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一个很有用的方法就是,限定自己使用尽量少的文字去捕捉文义的精华。我的经验是,精神分析的作品就像诗歌一样,精辟的文字和意义集中在一起就能大展语言的力量,表述难达之意。在这一章里,我以一句高度浓缩的开场白来说明我所设想的精神分析的过程,然后再进一步更加充分地阐述那一整套高密度的理念。由于我所构想的精神分析法中的各个元素都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在这一章中的很多地方我都会回过头去反复阐述,或是暂时不按顺序跳跃性地解说(也许这正映射出精神分析体验本身的运行方式)。在本章结尾处,我将详尽地介绍自己的一次分析经历,其中我和我的病人能够一起思考、探讨,并且延续(过去)未能作出以及被打断的梦。

一个人到一位精神分析师那里去咨询,因为他的情感正经历着痛苦,而他自己并不知道,他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他无法做梦即他不能做无意识的。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体验满分(382+)
  • 情节曲折(489+)
  • txt(617+)
  • 傻瓜式服务(170+)
  • 不亏(455+)
  • 排版满分(277+)
  • 四星好评(482+)

下载评价

  • 网友 后***之: ( 2024-12-30 01:28:46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瞿***香: ( 2025-01-13 13:44:25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曾***玉: ( 2025-01-05 14:09:53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丁***菱: ( 2025-01-07 12:52:39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养***秋: ( 2025-01-14 01:28:15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仰***兰: ( 2024-12-31 08:17:22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国***芳: ( 2025-01-14 17:10:57 )

    五星好评

  • 网友 菱***兰: ( 2024-12-28 13:18:22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石***烟: ( 2025-01-10 20:35:28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随机推荐